“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一辑首发 讲述考古80余年硕果******
中新网杭州1月12日电 (谢盼盼 张紫懿)时至今日,中国现代考古学已走过百年历程,浙江考古在中华文明探源和脉络展示上的贡献如何?“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一辑)给出了精彩的回答。
1月11日,首部全面阐释中华文明发展与浙江文化历史贡献的考古研究成果——“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一辑新书首发式暨第二辑规划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新书首发式现场 陈芊如 摄“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由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的20位专家倾力打造,系统梳理80多年来浙江考古成果,深入发掘浙江文化根脉和传承体系,力图为中华文明探源贡献浙江材料支撑,进而长时段、多角度呈现浙江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卓越贡献。
丛书包含《浙江新石器时代考古》《越国考古》《浙江汉六朝考古》《吴越国考古》《南宋墓葬研究》《良渚古城与中华文明》《良渚玉器与中华文明》《稻作文明探源》《浙江史前陶器》《浙江史前美术》《浙江古代青瓷》11本,分为互补的两个系列:一是通史系列,从新石器时代贯通至南宋,具有较强的体系性。二是专史系列,涉及城邑、玉器、农业、陶器、美术和瓷器。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陈广胜认为,“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正是考古视域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入探索,为浙江大历史构建奠定了学术基石,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了“浙江支撑”,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展现了“浙江贡献”。
相关书籍图片 浙江人民出版社供图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党委副书记程为民指出,“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浙江考古80余年的最新考古成果。它的出版,将为我们深入发掘浙江文化根脉、传承浙江创新精神、打造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提供有力支撑。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利根表示,“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系统总结了浙江考古近百年来的优秀成果,是浙江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对浙江历史文化的重要总结,也是对浙江文化、文明发展进步的系统梳理,丛书还充分展示了浙江考古成果对于探索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的贡献和作用。(完)
多地发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 保障偏远山区群众就医需求****** 央视网消息:春节临近,随着人员流动的不断增多,给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带来挑战。这两天,浙江、陕西、河南多地发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进农村、进社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这两天,浙江衢州开化县的流动巡回诊疗车成为了流动“发热诊室”穿梭在大山里,为山区群众提供慢性病医疗、发热症状诊疗及配药服务。在石门村,村民们正在接受医生看病、检查、配药等一站式医疗卫生服务。 对于行动不便的村民,治疗小分队提供上门送医送药。目前,开化全县四辆医疗巡回车发车频率从原来的每周三次调整为每天一次,有效缓解了山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连日来,陕西延安延川县统筹资源,调配医疗药品物资,出动13辆“流动医院”车,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和各镇街村医为基层群众送医送药,打通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河南鹤壁充分发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将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孕产妇、孤寡老人等纳入重点防护对象,发动全市380支家庭签约医生队伍,积极开展下沉入户走访巡诊。不久前,鹤壁市石林镇卫生院医师苏海风就和村医一起,来到中石林村李春云家,为她进行了一系列细致的检查服务。
|